我这才意识到我竟然连CSS的语法都看不懂。说实话,以前无论是初学CSS还是临时找一下某个CSS属性的用法,都是直接百度,瞬间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(例如菜鸟教程),而这次,我是真的傻了! 因为本身clip-path这个属性就比较复杂,支持的语法也比较多,光看MDN给你的示例代码根本无法Get到这个属性所有的用法和含义(菜鸟教程就更没法全面地教你了)
于是我就顺着网线去了解了一下CSS的语法中的一些符号的含义,帮助我更好得理解语法
因为关于CSS语法符号相关的知识在CSS属性值定义语法 MDN上都有一篇超级详细的介绍了(建议大家一定要先看看MDN这篇文章!!非常通俗易懂),所以我就不多做解释了,这里只放几个汇总表格
属性组合符号
属性组合:表示多个属性值的书写组合情况。例如在border: 1px solid #000中,1px能否和solid互换位置、#000能否省略等等,这些都是属性的组合情况
| 符号 | 名称 | 作用 |
| — | — | — |
| 空格 | 并置 | 空格左右两侧的属性顺序不能互换 |
| , | 逗号(分隔符) | 逗号两侧的属性之间必须用逗号隔开 |
| / | 斜杠(分隔符) | 斜杠两侧的属性之间必须用斜杠隔开 |
| && | "与"组合符 | "与"组合符两侧的属性都必须出现,但左右顺序随意 |
| || | "或"组合符 | "或"组合符两侧的属性至少出现一个,且左右顺序随意 |
| | | "互斥"组合符 | "互斥"组合符两侧的属性恰好只出现一个 |
| [] | 中括号 | 中括号包住的内容表示一个整体,可以类似看成数学中的小括号() |
组合符优先级
"与"组合符、"或"组合符、"互斥"组合符都是为了表示属性值出现的情况,但这三者之间还有个优先级。例如bold | thin ||
| 符号 | 名称 | 优先级(数字越大,优先级越大) |
| — | — | — |
| 空格 | 并置 | 4 |
| && | "与"组合符 | 3 |
| || | "或"组合符 | 2 |
| | | "互斥"组合符 | 1 |
属性重复符号
属性重复:表示某个或某些属性的出现次数。例如在rgba(0, 0, 0, 1)中,数字的个数能否是3个、最后一位能否写百分比。这有些类似于正则的重复符号
| 符号 | 名称 | 作用 |
| — | — | — |
| 无 | 不写符号 | 默认。不写符号表示这个属性只出现一次 |
| + | 加号 | 加号左侧的属性或整体出现一次或多次 |
| ? | 问号 | 问号左侧的属性或整体出现零次或一次 |
| * | 星号 | 星号左侧的属性或整体出现零次或一次或多次 |
| # | 井号 | 井号左侧的属性或整体出现一次或多次,且以逗号(,)隔开 |
| {A, B} | 大括号 | 大括号左侧的属性或整体最少出现A次,最多出现B次 |
| ! | 感叹号 | 感叹号左侧的整体中必须出现一个属性,即使该整体中全部属性都声明了可以出现零次 |
解读CSS语法
以本节clip-path的语法为例,我们来简单对其中某一个属性来进行解读(只会解读部分哦,因为解读全部的话篇幅会很长很长)
先看看整体的结构
一共分为四部分,顺序是从上到下的,每两个部分之间都以where来连接,表示的是where下面的部分是对上面那个部分的补充解释
①:表示的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