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此,2016年华为任正非曾在一次讲话中提到:第一,日本就是因为不能快速地适应客户需求,而失去了市场;第二,就是客户的需求碎片化了,让日本的手机厂家不适应而垮掉。我们具体来看看。
深度绑定运营商,和消费者严重脱节
任正非提到日本的手机厂商不适应,问题在于日本的手机市场由运营商主导,并不是手机厂商主导。
早在功能机时代,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,就建立了一套名为i-mode的封闭系统。就像如今苹果的「iPhone+iOS+App Store」组合构成的生态系统一样,i-mode生态系统在功能机时代大放光彩。
当时,NTT DOCOMO主导下的定制功能手机,由于正好满足了日本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环境需求,几乎可以完成智能机所能实现的大部分功能,所以在日本大获成功。
i-mode生态系统有多发达?最早的表情符号是1999年栗田崇为「i-mode」手机用户设计的。早在2001年,NTT DOCOMO就已经开始运营全世界第一个3G网络。凭借这一整套封闭的系统,在全盛期,使用兼容i-mode手机的用户近5000万,基本接管了日本整个手机市场。这也使得NTT DOCOMO可以凭此号令整个产业链。
运营商主导下的日本手机产业链,NTT DOCOMO负责3G网络运营、手机定制开发、同时又是内容分发平台。但是和苹果不一样的地方在于,NTT DOCOMO自己不制造手机硬件。这种情况下,没有软件和系统控制权,不掌握销售渠道的日本手机厂商完全沦为了运营商的代工厂。
就是这样一个模式,成功盘踞了日本手机市场几十年。曾经的全球手机霸主诺基亚,在其顶盛时期想要撬开日本市场,也无功而返。不过,这一整套运营商主导的模式,在本国可能运行得很好,复制到其他国家就不行。
像美国、韩国这样的市场,NTT DOCOMO就进不去。中国在功能机时代,也模仿日本采取运营商主导模式。那时候华为、中兴、联想等手机品牌,生产的都是运营商定制机。但是中国有自己的三大运营商,根本没有NTT DOCOMO的事。
总结一下,日本没能做出一款全球性的手机品牌,原因在于,运营商主导模式下,手机厂商第一不掌握软件和系统,第二不掌握销售渠道,第三不直接面对用户,所以并没有培育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,在复杂的全球竞争中,完全处于劣势。即便强如索尼,联合通信巨头爱立信成立的索尼爱立信,顶盛时期出货量也没能进入全球前五。
iPhone入侵,占据日本市场半壁江山
图:2014年1月到2021年3月,iOS在日本的月度市场份额 来源:statista
如果说没有智能手机,现在整个世界仍然还是功能手机占主导,那么毫无疑问NTT DOCOMO还会占据日本手机最大的市场份额。但是世界没有如果,只有结果和后果。苹果这样的智能手机开创者进入日本市场之后,NTT DOCOMO逐渐成为历史。
自从2009年,苹果进军日本市场以来,iPhone就常年以50%左右的市场份额成为日本手机市场的老大。为什么诺基亚顶盛时期都没敲开的日本市场,苹果进入就能拿下半壁江山?
圈哥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:
第一,苹果携智能手机iPhone进入功能机为主的日本市场,属于降维打击,iPhone就是苹果丢向日本市场的「二向箔」武器。虽然我们前面说DOCOMO主导下的定制功能手机,几乎可以完成智能手机的大部分功能。但是功能机始终是功能机,就像马车跑得再快,性能也不可能超过汽车一样,功能机相对智能机来说,在操作体验、实现的功能复杂度等方面,始终天差地别。
第二,苹果的软硬件封闭系统能够满足日本用户的使用习惯。我们前面提到,NTT DOCOMO打造的「i-mode」系统,和苹果打造的「iPhone+iOS+App Store」这套封闭系统高度类似。所以,苹果手机能够在日本拿下半壁江山,其实还得感谢DOCOMO培育的日本用户使用习惯。可以这么看,i-mode培养了日本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习惯与需求,但iPhone却有着更好的触屏与软硬件一体化体验,是i-mode的升级进化版。当然了,iPhone手机科技时尚的调性,也符合日本人普遍追求精致生活的社会氛围。
第三,拿下日本手机市场半壁江山,苹果应该感谢软银。进入日本市场时,其实苹果最先想合作的是DOCOMO,毕竟是日本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嘛。但是,DOCOMO嫌苹果提出的条件太苛刻,比如说要求DOCOMO完成苹果制定的销量目标,开放DOCOMO的专利给苹果等等。这样DOCOMO肯定不答应了。
所谓神仙打架,小鬼得利。苹果转头就找上了软银这个日本当时的小运营商。当时软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很小,但是支持力度却很大。软银为了更好地帮助iPhone打入日本市场,不仅开展了0元购机、一年内免费更换电池等服务,而且还根据日本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,开发外接设备和APP。并且由于软银在日本通信市场份额小,自身通信频谱和网络并不占优势,软银索性铺设了大量WiFi热点给iPhone用户……
就这样,苹果在软银的大力帮助下,在以i-mode模式主导的日本手机市场,切开了一个口子。结合我们前面说的两点,苹果有了软银这第一批用户,口碑暴涨,日本其他电信运营商顺势卖起了iPhone。而最终,DOCOMO也不得不在压力之下,开始销售iPhone手机,从而成就了如今苹果在日本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写在最后
回顾我国的智能手机品牌发展,圈哥发现3G/4G交替之初,我国的手机品牌就像日本的索尼、京瓷一样,代工属性更明显一些,典型的像华为、中兴、联想和酷派,它们生产的手机基本上只能在三大营运商的营业厅买到,而且还会搞各种捆绑销售,「充话费送手机」在那个时代极度流行。
但如今,国产手机品牌们已经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。那么,我们为何能出现像华米OV和传音这样傲立于世界之林的手机品牌,而没有走上日本的老路呢?
圈哥认为根本原因在于:日本手机市场是封闭的,而中国是开放的。
日本的手机市场长期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,形成了一种封闭的循环体系。面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固步自封,跟不上时代发展。而中国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,不断向先进者学习,完善自身供应链体系,才成就了现在的后发赶超。
这也警示我们,如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虽然已经足够完善,不管是在市场份额上还是一些创新技术上,我们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,但是相对于苹果、三星这两大巨头来说,还是有差距,还需要不断学习、进步,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。
﹀
﹀
﹀
联发科天玑9000旗舰芯片参数公布,跑分超百万,单颗价格1999? 2021-11-19
苹果推出手机自助维修计划,网友:下一步自己生产iPhone 2021-11-18
文末福利|使用这些手机App可以免费领红包,是真的吗? 2021-11-18
发现“分享”和“赞”了吗,戳我看看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